学风建设年|探索古文韵味,品读文言之美
为加深同学们对语言的应用和理解,培养语言感受力,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。2023年11月8日下午两点,人文学院在敏学楼201教室举行举行学术讲座,讲座的题目是语言问题漫谈—从“卿卿我我”说起。本次讲座,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、江苏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何亚南教授担任主讲,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钱凤、人文学院辅导员吴柯慧携人文学子积极参与。
讲座开始前,刘钱凤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此次课程的相关内容及意义,并对主讲人何亚南老师进行了简要介绍。同学们认识到何教授曾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,并且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,提高同学们对本次讲座的积极性。
接着,讲座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拉开序幕。何教授首先提出古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七个:吾、我、卬;余、台、朕,并引用《世说新语·感溺》中的文章“我不卿卿,谁当卿卿?”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认识语言的运用与表达。随后,何教授提出在上古汉语中,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类五个:汝、尔、若;而、乃,并引用《焦仲卿诗》中的“贺卿得高迁”,进一步向同学们阐述语言问题中人称的具体运用。
紧接着,何教授表示,上古汉语中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的。他借用指示代词“之”和“其”,说明句法功能也受到指示代词的明显制约。通过何教授的讲述,同学们深刻地了解到指示代词与代词的区别,揭示了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,极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语言运用能力。
在最后的答疑环节中,同学们对于不理解的内容知识,积极地向何教授提出疑问。何教授理清问题与思路,一一为同学们做出详细的解答,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随着掌声响起,人文学院语言问题漫谈学术讲座落下帷幕。